联系电话:189-2243-6484(微信同号)        企业招聘

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项目政策解读
  • 创新服务
  • 专利商标转让
    • 知识产权服务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产品服务
  • 关于凯东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专利落地页
  • 知识产权实缴

新闻动态
NEWS INFORMATION

  • 行业动态
  • 公司动态
  • 公司活动视频
振奋!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9000亿元,多维度创新引领全球
截至2025年4月,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.6万件,占全球申请量的38.58%,位居全球第一。


2025年9月24日,2025人工智能产业及赋能新型工业化大会上传来重磅消息——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爱华发布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突破9000亿元大关,同比增长24%。这一振奋人心的数字,不仅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正式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,更彰显出其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引擎作用。从产业规模到技术创新,从应用落地到政策支持,中国人工智能正以全方位突破的姿态,在全球赛道上加速领跑。


产业根基扎实:规模与企业数量双轮驱动

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增长势头,早已不是短期爆发的偶然,而是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。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不仅突破9000亿元,更实现了连续多年20%以上的高速增长,这一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水平,成为拉动数字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。在产业规模稳步扩张的同时,企业生态也呈现出“量质齐升”的良好态势。截至2025年初,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过5100家,在全球市场中占比约15%,其中不乏71家独角兽企业,全球占比高达26%。这些独角兽企业涵盖计算机视觉、自然语言处理、智能机器人等多个核心领域,凭借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突破,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“生力军”,也印证了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活力的持续增强。


技术创新领跑:大模型与专利构建核心竞争力

在技术创新层面,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已实现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的跨越式发展。截至2025年7月,我国已发布1509个大模型,数量稳居世界首位,涵盖通用大模型、行业大模型等多个类别,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。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例,其发展速度更是令人瞩目——截至2025年8月31日,累计有53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,263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完成登记,这些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内容创作、客户服务、医药研发等领域,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与服务质量。


在知识产权领域,我国的表现同样亮眼。截至2025年4月,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.6万件,占全球申请量的38.58%,位居全球第一。这些专利覆盖算法、芯片、软件等全产业链环节,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构建了坚实的知识产权壁垒。与此同时,国产人工智能产品不断突破技术瓶颈,在千亿级参数规模、多模态能力等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,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,更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,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

应用场景落地:从产业到城市的全方位赋能

人工智能的价值,最终要通过实际应用来体现。如今,我国人工智能应用生态已从“单点突破”迈向“全景渗透”,在智能制造、城市管理、港口物流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赋能效果。在智能制造领域,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堪称“标杆案例”,其已成功应用于金融、制造、煤矿、铁路、医药研发等诸多行业——在煤矿行业,盘古大模型可实现井下设备的智能监测与预警,将安全生产效率提升30%;在医药研发领域,其能加速药物分子筛选过程,将研发周期缩短50%以上。


在工业质检领域,AI技术的应用更是解决了传统质检效率低、准确率不高的难题。基于AI的视觉检测系统对轮胎内缺陷识别的准确率超过97%,不仅能精准识别细微裂纹、气泡等缺陷,还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检测,大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。在港口管理方面,AI规划系统的应用同样成效显著,通过智能调度船舶停靠、货物装卸等环节,使港口整体运转效率提升10%,堆场周转率提升20%,助力我国港口迈向“智慧港口”新台阶。


在城市管理领域,人工智能也成为提升治理效能的“利器”。北京海淀区引入文心大模型能力,对“接诉即办”工作流程进行智能化升级——通过AI技术自动分类市民诉求、精准派单给对应部门,并实时跟踪处置进度、分析诉求规律,不仅将诉求响应时间缩短30%,还能提前预判民生问题,实现从“被动响应”到“主动治理”的转变,让城市管理更加精细、高效、温暖。


政策资金护航: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擘画发展蓝图

产业的快速发展,离不开政策与资金的有力支持。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,2024年“人工智能”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标志着人工智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;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持续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。2025年7月31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《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》,明确分2027年、2030年、2035年三个阶段,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,这一规划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清晰的“路线图”。


在资金支持方面,我国设立了600亿元规模的国家人工智能基金,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科技创新、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,为企业技术研发、人才引进、场景落地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。同时,我国还不断完善人工智能监管体制机制,累计制定40余项行业关键标准和10余项国际标准,既规范了产业发展秩序,又提升了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,为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。


未来可期:2035年产业规模将突破30万亿元

展望未来,随着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深入推进,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。目前,我国已建成11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、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,以及3.5万余家基础级、6300余家先进级、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,这些平台为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载体。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、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的独特优势,将进一步激发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活力。


根据规划,到2035年,我国85%的企业将实现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,涉及行业总规模将突破30万亿元。届时,人工智能将全面融入生产、生活、治理等各个领域,不仅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,更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,为建设数字中国、智慧社会提供强大支撑。可以说,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黄金发展期已至,未来必将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,为世界人工智能发展贡献中国智慧、中国方案。



做客户“信赖”的知识产权专家

广州凯东知识产权深耕知识产权领域20多年,始终以专业、高效、贴心的服务,为企业提供专利、商标、版权等全方位知识产权解决方案,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等科技项目一站式服务。从知识产权布局到政策红利落地,我们致力于守护您的创新成果,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,赢在未来!


📩 联系我们 

- 电话:18922436484
- 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410号时代地产中心3001

上一篇: 最高奖励两千万!黄埔区发布关于文旅产业与......
下一篇: 最高奖励100万!2025年佛山市高明区......

扫描二维码免费咨询

关注凯东知识产权公众号

一手掌握政策资讯

公司地址:广州市东风中路410号时代地产中心30层3001-3004

Copyright ©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ICP备粤ICP备09018514号

凯东头条

凯东知乎

凯东微博

  • 电话

  • 在线咨询

  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