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利预审和专利优先审查是两种不同的专利审查方式,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。以下是对这两种审查方式的详细比较:
一、定义与目的
二、主要区别
| 专利预审 | 优先审查 |
---|
受理机关 | 各地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| 地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代办处 |
适用类型 | 发明、实用新型、外观专利申请、复审及无效请求、专利权评价报告 | 发明、实用新型、外观专利申请、复审及无效请求 |
申请条件 | 需符合产业要求,并在保护中心完成备案 | 适用于特定领域或满足一定条件的申请 |
预先备案情况 | 申请人需在保护中心完成备案,备案一般需时1~4个月 | 无需预先备案 |
适用领域 | 主要针对新能源、互联网技术等产业 | 节能环保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、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重点发展产业,以及涉及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领域且技术或产品更新速度快的申请 |
提出时机 | 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前提出 | 发明专利申请应在进入实审之后;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应在受理并完成专利申请费缴纳之后 |
申请材料 | 包括XML格式的专利申请文件、快速预审服务申请表、承诺书等 | 包括优先审查请求书、现有技术或设计信息材料、身份证明等 |
审查周期 | 发明约3~6个月,实用新型约2个月,外观约1个月 | 发明约7~12个月,实用新型和外观约2个月 |
其他限制 | 某些特定情况不能申请快速预审,如PCT国际申请、分案申请等 | 符合特定条件可申请,如涉及地方政府重点鼓励的产业、已做好实施准备等 |
专利预审和优先审查都是为了加快专利审查进度而设立的制度,但它们在受理机关、申请条件、预先备案情况、适用领域、提出时机、申请材料和审查周期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。申请人应根据自身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审查方式,以提高专利申请的效率和成功率。同时,无论选择哪种审查方式,都需要确保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,并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。
需要申请专利,可向凯东张小姐咨询——1983074689(微信同号)
